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8日電 題: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水平為何能居中國前列?
記者 戚亞平
農業機械化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在中國,要問農業機械化水平哪家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必定能占據一席之地。
近年秋收季,記者多次走進新疆兵團各地農田看到,采棉機,水稻、小麥收割機,辣椒、番茄、玉米收獲機等現代化農機以田野為舞臺,上演著一場場精彩又壯觀的大農業“秋收秀”。
稍微靠近些,來回馳騁的大型農機發出的轟隆聲不絕于耳。平日里,這樣的聲音很大程度上會被當成“噪音”。
但面對“豐”景,種植戶全然不會覺得吵,因為他們嘗到了這些大家伙帶來的“甜頭”,讓自己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
“以前種二三十畝地都感覺非常吃力,人力不足、工序繁重,秋收時還要從外面招收拾花工,勞心勞力?!惫睬鄨F農場五連職工袁家強說,現在從種到收100%全程機械化,種了30多年的地,越種越輕松。
從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進拖拉機、采棉機等農機,再到建廠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機械。多年來,新疆兵團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數量持續增加,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形成獨具特色的機械化大農業生產體系,助力鄉村振興聞“機”起舞。
起步早、發展快,是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顯著特征。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新疆兵團就著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是中國農業實行機械化最早的示范單位之一。
大型機械在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農田里收割水稻。(資料圖) 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機械化水平居中國前列
在新中國成立還不到一年的1950年6月,新疆軍區便從前蘇聯引進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一些配套農機具。
至1954年新疆兵團成立時,其已擁有機耕農場24個,各類拖拉機236臺,聯合收割機80臺,機耕面積2.52萬公頃。
到1960年代,新疆兵團農場的機械化程度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1年,新疆兵團種植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5.3%?,F已是中國農業機械化推廣基地,機械化水平居中國前列。
“兵團農機技術正在步入以精準作業為特征的智能時代?!弊鳛樾陆鴪F農業機械化的見證者和引領者,現年7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專家陳學庚如是表示。
縱觀新疆兵團農業發展史,每一次農業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都是以農業機械化為載體,每一項成就的取得,農機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大型采棉機在新疆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農田里采摘棉花,場面壯觀。(資料圖) 新疆兵團第三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主要作物實現全程機械化
提到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必然要從棉花說起。
作為中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新疆兵團以中國四分之一的植棉面積生產出超三分之一的棉花。植棉團場達110個,絕大多數農工的主要收入來自棉花,農業機械化自然也最早用于棉花產業中。
1996年,新疆兵團投資3000萬元開始實施“兵團機采棉引進試驗示范項目”,填補了中國在棉花機械采收方面的空白。其2001年開始推廣機采棉,當年采收28.2萬畝,以后機采面積逐年攀升。
記憶中,以前每到采棉季,往返新疆的拾花工專列曾是“華夏一景”,過程儼然一次小型人口遷徙。而現在,一臺臺采棉機讓棉花采摘告別“人海戰術”?!耙郧胺N地滿田跑,現在全程機械化?!痹覐娬f,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效率高、成本低,省心又省力。
數據顯示,今年,新疆兵團種植棉花1268萬余畝,機械采收面積超1230萬畝,棉花機采率較上年進一步提升,中國最大機械化采棉基地的地位愈發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