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潮涌贛鄱:一個中部省份的別樣發展路

  江西,從不該被忽略。

  翻開江西歷史,“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人神往,玲瓏的景德鎮陶瓷興盛千年,南昌八一起義第一槍在此打響……

  細看江西如今,世界VR產業大會舉辦地點永久落戶南昌,上饒獲工信部授予“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稱號,鷹潭入選全國首批5G商用城市、物聯網終端連接數超110萬個……

  2016-2021年,江西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增加了1.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20.7%,高于同期江西省GDP增速10.7個百分點,2021年,江西與其他15個省市同屬數字經濟增加值萬億“俱樂部”,5年間,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從2016年的21.9%增長到2021年的35%,年均提升2.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江西省以改革為動力持續優化升級營商環境”獲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通報表揚;在全國工商聯組織的2021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江西營商環境滿意度列全國第十一位。

  這些是江西雙“一號工程”——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取得實質性突破的縮影,江西牟勁發力,中部版圖上,一個別樣的發展故事讓人期待……

  11月末,澎湃新聞走進江西,探尋雙“一號工程”的成就和故事,挖掘數字中國建設中的江西經驗。

  成績:萬億“俱樂部”

  數字經濟概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16年,彼時,杭州G20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首次將“數字經濟”列為G20創新增長藍圖中的一項重要議題。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數字經濟,指出要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和許多省市一樣,江西開始在摸索中布局數字產業以及推動產業數字化。2016年,南昌市紅谷灘區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城市級VR產業基地,同一年,上饒市圍繞大數據存儲計算、醫療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9大產業,開始引進大數據企業,鷹潭市正式提出以移動物聯網為依托建設智慧新城……

  江西發展數字經濟是有底氣的。電子信息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江西電子信息產業起步較早,已形成一定產業規模,早在2016年,江西電子信息制造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38.6億元,增長29.2%,在全省各行業中位居首位。

  2019年,“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上饒、鷹潭、撫州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范區”被寫入江西政府工作報告,同年,《江西省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制定;2020年4月,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把數字經濟發展作為加快江西新動能培育的“一號工程”。

  江西數字經濟的發展開始步入快車道。

  直至今日,在數字經濟總規模上,江西已躋身萬億“俱樂部”,2021年取得了10378億元的成績,在增速方面,2016-2021年,江西數字經濟增加值增加了1.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7%,高于同期江西省GDP增速10.7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2021年占比達35.0%,從2016年起,年均提升2.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

  《2022年江西省數字經濟白皮書》指出,江西已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基礎,以VR產業、物聯網為新增長點的數字產業發展格局。

  “數字經濟對整個經濟發展,會起到牽引的作用?!苯髫斀洿髮W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徐斌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第一,江西的電子信息產業表現不俗,2021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突破6000億元、達到6688億元,居全國第7位、中部第1位,這對數字產業化會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二,江西的傳統產業很多,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包括效率的提高,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第三,數字經濟還會對城市的建設發展、政府政務效率的提升,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產業:堅持賽道思維

  在橋梁上裝上百個傳感器,實時感知橋梁的位移、震動等,并把數據實時傳輸到系統平臺,通過算法對橋梁狀況進行評估,達到對橋梁 “體檢”的作用,江西通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華向記者介紹這項名為“結構物健康監測”的業務。

  這座位于南昌的公司主營業務為智慧建造、智慧交通、智慧監測三大領域,張華告訴記者,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對橋梁等民生工程安全的重視,公司智慧監測業務的成長性比較好,“不止橋梁,還包括對邊坡、隧道等的監測,今年我們已經有三起針對滑坡等事故的成功預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