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每周五晚上9點,正是中國娛樂節目扎堆的黃金時檔,福建東南衛視播出的《中國正在說》仿佛是一個“另類”。這檔聚焦中國崛起、“一帶一路”、文化自信等嚴肅議題的政論節目,收視率名列前茅,網絡日播量20萬次以上。
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長黎昕認為,《中國正在說》緊扣時代脈動,通過一個個故事表達出來,互動環節問題尖銳,也有力烘托主題,是一檔傳播正能量的電視欄目。
用故事說理
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關注的是目前中國的“大話題”:《消除貧困,一個國家的承諾》《一帶一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國應有什么樣的“文藝范”》……這檔節目回答了現實中很多重大詰問,比如,霧霾能不能治理;中國腐敗治理是不是到了一個拐點等。面對這些問題,主創人員表示,我們不能回避,而且一定要回答。
《中國正在說》是東南衛視于2016年11月4日推出的大型政論節目,每周五晚上9點播出。該節目一登上熒屏,便迅速占領了“大眾課堂”,成為很多人的周末“必看”。據央視-索福瑞(CSM)數據顯示,該節目在中國29省網組收視率中,穩坐前十席,像一匹在娛樂節目包圍的黃金檔中殺出的“黑馬”。
《中國正在說》是東南衛視于2016年11月4日推出的大型政論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圖為節目現場
被外媒譽為“新世紀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的超級工程,是對中國工程智慧的重大考驗。2017年10月6日,《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背后的創新故事》播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分享了超級工程背后的創新故事,引起巨大反響,隨后誕生了3個微信公眾號10萬+,視頻總播放量超過1800萬次,并在互聯網平臺上掀起熱潮。
沒有美女主播,由文匯報高級記者鄭若麟、新華社高級編輯吳學蘭出任主持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學院執行院長溫鐵軍、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等權威專家,陸續站上電視節目的講壇,聚焦中國體制、人民幣“入籃”、中國高鐵建設等議題,在熒屏上為大家展示的是一個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
為何選擇做嚴肅政論節目?東南衛視總監陳加偉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陳加偉表示:“這,就是節目的初衷?!?/p>
福建省委將該節目列入“一報一臺一網(端)”建設工程,在人力、資金、政策上大力支持,組織專家組審片把關。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學者也樂當“智庫”,為找選題,深更半夜,微信群也“滴”個不停。
嚴肅話題有人緣
2017年10月27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后第3天,《中國正在說》迅速創作并播出了由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陶文昭教授主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新時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思路、新戰略”為關鍵詞,全面準確解讀中共十九大精神。該期節目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福建省網第一,在全國35個城市的主流觀眾群體中收視排名第九。
《中國正在說》旨在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這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一次‘亮劍’?!敝袊嗣翊髮W經濟學院院長張宇評價道。而在觀眾眼中,立體展示中國力量的《中國正在說》,是一個大眾課堂,很有正能量。
為什么會做這個節目?談及《中國正在說》節目的策劃,陳加偉表示,“因為東南衛視所在地福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經常有臺胞和僑胞到訪。這幾年,中國發展非???,但是之前全面介紹中國建設成就、講述中國故事的優秀節目稀缺,所以我們就創辦了《中國正在說》?!?/p>
《中國正在說》每一期都緊密聚焦中國發展的故事,歷經半年籌備推出的首期節目《中國: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2016年11月4日首次播映即一鳴驚人。
這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用30多年行走世界、見證各國發展模式的經歷與見地,通過一個個生動故事、一組組扎實數據,深入淺出地闡釋“中國模式”,感染了在場的國內外嘉賓和無數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