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點贊寧??h“家長里短我來說”人民調解工作室
寧海新聞網 2019年05月10日 09:31:40
近日,人民網以“為‘家長里短我來說’工作室點贊”為標題,報道了寧??h“家長里短我來說”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寧??h司法局經過多年耕耘,人民調解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創新人民調解機制,促進“楓橋經驗”本土化。優化警調中心“警調銜接”機制,變坐班制為調解員隨警作戰式,使調解時間從白天向夜間、從工作日向節假日延伸;整合鄉鎮(街道)“四個平臺”資源,建立起職能清晰、便民高效、執行有力的人民調解管理和運行機制;借助鄉鎮(街道)網格化管理,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積極組織網格長、網格員開展走訪巡查,確保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及時化解。2018年度,共計巡查154431次,走訪41589戶,上報事件6085件。 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壯大人民調解隊伍。聘請公眾影響力高、熱心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退休村干部、鄉賢等擔任人民調解志愿者,協同化解矛盾糾紛;積極吸引相關科室、“四個平臺”成員單位基層站所(如綜合行政執法躍龍中隊、市場監督管理所、派出所、交警中隊、城區國土資源所等)擔任“老娘舅”,為糾紛化解提供法律、政策等解讀,打造“屬地+行業”“情理+法理”共同調解機制,進一步提升人民調解組織公信力。目前,全縣共有443個人民調解委員會,1994名人民調解員,其中有專職人民調解員66名,調解志愿者72名。 三、優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提升協議履行率。暢通與“百姓事馬上辦”平臺溝通機制,對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派遣流動人民調解員提供“上門服務”;強化與“四個平臺”溝通機制,創新建立人民調解組織“區塊鏈”,向一線下沉人民調解工作力量;構建糾紛化解“快車道”,針對工傷、意外死亡等事故,將社會保障體系納入調解過程中,提升履行協議時效性。如2018年在一起工人死亡案件中,發現死者曾投保過人身意外險,調解員將相關的保險公司作為第三人納入調解,將死亡賠償和保險理賠同步進行,不僅縮短了理賠期限,也提高了調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