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十分薄弱的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引回能人,開發鄉村旅游
美麗蝶變,就在一年間
東南網3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項裕興 通訊員 張德遴 邱慧敏)“半山半水半月島,你看景色好不好?也有千年古老樹,島上還有五里香。半山生態真的好,所以鷺群來筑巢……”坐上竹排,在村中河里捕了一輩子魚的59歲的林上樹,如今開開心心當起了排工。他張嘴就唱,抑揚頓挫的尤溪方言演繹自編的山歌,韻味十足。
這里是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春天來了,游客看漲,生機勃勃。一年前,沒有產業、沒有人、甚至連土地都十分稀缺的小山村,從實際出發,挖掘強化自身優勢,打造鄉村旅游目的地?!氨∪醮濉比绾胃愠霎a業和特色?半山村轉型的實踐或許值得借鑒一二。
規劃先行
半山村距尤溪縣城區僅10公里,有“半山半水半月島”之稱,是全鎮面積最小的建制村。挨著四座山,每座山都只有一半屬于村里,所以叫“半山”;與同鎮的汶潭村隔尤溪河相望,劃河而治,所以叫“半水”;河中有座小島,呈半月形狀,便叫“半月島”。
半山村小,土地少,沒有產業,沒有收入,也就留不住人,是典型的“薄弱村”。去年,半山村以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契機,實施“能人回引”工程。新一屆班子成員到位后,多次召開村民大會,深入挖掘半山村優勢——依山傍水,原生態保持較好,還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必須從高點切入,突出規劃設計先行,村里委托閩南師范大學團隊高標準制定美麗鄉村規劃,舉行了多場規劃設計征求意見會,結合村情,確定了半山村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閩中山水養生第一村”的目標定位。
起初,村民們都不相信半山能發展旅游。去年“五一”,村里從武夷山買來竹排,開始試營“坐竹排、觀鷺鳥、游半月島、看名木古樹”的旅游項目。沒想到兩個月就收回成本,讓村民們信心大增。
2015年7月,半山村趁熱打鐵,成立了半月島生態發展專業合作社,全力開發鄉村旅游。全村200多戶人家、1000多人,以每人持股200元形式加入合作社,以后收益也按入股比例分紅。目前,合作社以林木托管、土地流轉為契機,著手經營生態旅游開發、林下經濟發展、苗木花卉培育等項目。村里已發展農家樂3家,吸引省內外游客1萬多人,僅竹排收入已達10萬元。